大模型也搞价格战?大模型商业化“上下而求索”

发布时间:2024-05-23   来源:网络   阅读:1097

近日,阿里云在其例行峰会上,意外地释放了大降价的消息:通义千问GPT-4级主力模型推理输入价格降至0.5元/百万tokens,直降97%。

这个大幅度降价的消息瞬间引发了与业界的普遍关注和讨论,但短短数小时连锁反应出现了,百度智能云官宣文心大模型主力模型ERNIE Speed(上下文长度8K、128K)、ERNIE Lite(上下文长度8K、128K)免费。

事实上,只提供模型的API,距离AI应用在场景中落地还有很大距离,大部分AI应用还需要在一个通用的模型API之上,在场景里喂数据、做微调等来优化模型引擎。看到这一瓶颈后,国内大模型厂商在过去一年也做了一系列探索来降低AI应用的门槛,以期扩大大模型的调用量。

对于巨头而言,模型技术和实际场景,两个都要抓,才能有规模化的收入。但归根结底,模型能力和别人拉开距离,才是API模式可以产生价值的‘华山一条路’的挑战。而对于大模型创业公司而言,也是个‘华山两条路’的局面,即要么做出比大公司更好的模型技术,要么从模型走向产品,直接创造价值。

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现存与人工智能的相关企业362.7万余家,其中,2024年1-4月新增注册相关企业29万余家;

从地域分布来看,广东、江苏以及北京,三地所拥有的相关企业位居前列,分别有52.9万余家、29.1万余家以及28.6万余家;

从成立时间来看,54.2%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-5年内,成立于1年以内的相关企业占25.3%。

另外,据天眼查投融资数据显示,2024年1月-5月17日,已有10余起关于大模型的融资事件发生,融资金额合计超10亿元,投资机构中不乏阿里、华为等大厂的身影。